浙江日报|影视人如何挺过“倒春寒”?
新冠肺炎疫情来袭,影视行业按下了暂停键。业内人形容,原本期待的“小阳春”反而变成了“倒春寒”。
没有一个冬天不会过去。对于影视行业来说,当下既是危局又是变局,关键是看如何破局。
随着疫情形势转好,相关企业逐步复工复产。3月底,记者来到浙江省乃至全国影视产业链最完整的横店,通过走访产业园、影视基地、制作公司、影院等地,一探行业步向春天的路径。
【前端】剧组
“外地的朋友都羡慕我们开工得这么顺利”
剧组是否开工?拍摄基地是否冷清?这些都是衡量影视行业是否恢复的信号。
3月29日午后,横店影视城明清宫苑一角人来人往。庑房被改造成为上世纪八十年代的北京胡同模样。一边,演员正在四合院里拍摄;另一边,工作人员在房外检查报刊栏的张贴情况。
这是电视剧《妈妈在等你》正式开机第二天的工作场景。此前,剧组原定3月7日开机。2月中旬起,横店影视城有序复工。该剧也是自1月27日横店影视城宣布暂停剧组拍摄活动以来,第一个开机的新剧组。
“这时候还能拍戏,真是太好了!”休息时分,演员方芳感叹。制片人孙雁南也珍惜复工的来之不易。“多亏横店有足够完善和系统的服务,拍摄效率虽然不比以前,但比预估好太多。在外地的剧组朋友都羡慕我们这么顺利。”
孙雁南介绍,所有剧组人员3月14日抵达横店后,在影视城安排下,全组人都做了核酸检测、拍了CT,在指定酒店隔离14天后就获批复工了。现在每个人都有专属二维码,可以查行动轨迹和人员信息。
此外,剧组自购了大量消毒液、耳温枪、口罩等防疫物资,并每日3次消毒拍摄场地;为减少交叉感染机会,剧组不食外卖,自带厨师,并要求所有人员自带饭盒;为保证全组200多人间隔用餐,剧组自购桌椅,并安排人员分时段用餐。“现在每个人都变成了‘洁癖’。”孙雁南调侃道。
确实,剧组最怕的就是停工,一旦停工,“每天损失几十万到上百万”。《妈妈在等你》疫情前尚未开拍,尽管要“多花钱请双倍的工人置景抢时间”,但损失和开工一半又停下来的剧组相比,算是小巫见大巫。
作为全国最大的影视拍摄基地,横店影视城急人所急,想了不少方法帮剧组一起扛起这座成本的“大山”。
疫情期间,拍摄基地和摄影棚费用全免、酒店住宿费减半、为“横漂”发放每人500元补贴、联合49家相关配套服务公司以市场最低价提供租赁……连日来,多项帮扶措施先后实施。横店影视城董事长桑小庆预计,“为剧组减免费用超过4000万元。”
横店影视文化产业实验区管委会、东阳市财政局、东阳市金融办也联合发布了10条帮扶措施,涉及贷款、减税、减租、法援等多个方面。
网剧《夜凛神探》,就是拍摄到半途突遇疫情,现在也已经恢复拍摄多日。制片人程子瑞说,在意外获得大力度补助后,剧组尚有余力,他们还从辽宁自购10吨大米捐赠湖北。
疫情期间,滞留在横店的剧组多达30多个,不算“横漂”,仅剧组成员就有五六千人。目前,当初没有就地解散的剧组已全部开工,共计20多个,还有40多个在筹备中;横店影视城旗下所有20多个高标准摄影棚今年的拍摄档期均已约完。
不过,横店影视城管理服务有限公司总经理赵永清认为,疫情还是会给横店带来不小的损失,预计“全年入驻剧组总量会减少5%到10%”。
尤其是,影视剧拍摄人员进进出出,流动量很大,不利于疫情控制。大部分剧组表示,考虑安全因素和成本控制,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将尽可能减少跨区域的转场拍摄和工作对接。
“但是危和机是共存的。”赵永清给记者展示了“云看景”系统。酒楼、剧院、会馆、街道……屏幕上,年代戏基地内的十多个区域,手指轻点,一览无余。这个2019年就投用的系统,在疫情期间大显身手。剧组前期可以省掉许多来回奔波的辛苦和安全隐
“满足远程勘景需求的数字景库只是众多服务之一。这里的全产业链布局和一系列配套服务,对影视制作来说,高效又划算。因为明星集中,还带动这几天的广告拍摄量猛涨。”
赵永清透露,“甚至有剧组告诉我,别的影视基地说 ‘只要横店复工,我们就复工’。”
挑战中方显真章。从某种程度上,经此一役,横店的行业标杆位置反而更加凸显。
【中端】制作
“疫情是危机,但也是催化剂”
横店能稳住影视产业的巨轮,不易。
制作公司看似只要有设备就能在办公室开工,这次也没能独善其身。“甲方没有剧,我们乙方也‘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登陆“新三板”的红点影视总裁丁善军难免发愁。公司2月24日复工至今,产能不足去年同期一半。
红点影视是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拥有云计算机机房、三维动效制作区、特效制作中心、后期合成中心、影视后期技术研发中心、声效混录棚、特效摄影棚等先进设施。
由于“承接的电视剧、网剧,数量上还是大于电影不少”,丁善军时有“英雄无用武之地”之感:“我们有媲美好莱坞影视技术水平的4K-3D影视生产线,但电视机甚至手机并不需要这么高质的画面。”
不过,透过“黑天鹅”,不少业内人士看到了站在门口的“灰犀牛”。
“相比电视剧制作,电影以往是浙江的短板。但疫情将是加速电影工业化标准体系建设的催化剂。”结合全省打造全国影视产业副中心的进程,省影视产业调研专家组专家郝昕着重提醒。
他介绍说,去年,《流浪地球》名声大噪,连带拍摄此片的青岛东方影都也红了起来。横店影视城与之可谓对手,也在相互学习。郝昕曾一度担心横店“尾大不掉”。“青岛靠近北京,有一定的地缘优势。而且东方影都在此之前是一张白纸,推进电影工业化体系布局确有优势。单说电影制作,横店想要对标东方影都,一定要下狠心走出舒适圈。”
居高观远。横店从2016年起就开始了电影产业布局。2018年6月动工的横店影视产业园项目,设有29个国际标准高科技摄影棚,包括一座全球面积最大的摄影棚。
进度显示,今年5月底即将完工两个棚,10月底完工14个棚,全部项目计划2022年完工。“前两年,剧组选择横店往往是为了这里丰富的实景,将来,可能就是为了横店的摄影棚而来。”赵永清透露,王家卫导演的《繁花》的电视剧版和电影版工作组预约了横店6个高标准摄影棚,5月即将入驻。
他说:“实景拍摄的开放程度高,人群流动性、聚集度也高,受外因干扰自然大。电影大多在数字影棚里拍,大门一关,人员好管理,也不担心内容泄密。”
不仅是影棚和器材等硬件基础,技术端口的软件也在加速跟上。
“制片人管理系统”是红点影视自主研发的线上视频剪辑系统。几天前,红点影视董事长施雄广刚和中国移动测试了5G技术下的文件传输情况。“导演、剪辑师、编剧们不用碰面,在手机上就能看到电影画质,并且同步完成交流和制作。”
相较软硬件设备,人才是令人担忧的地方。“电影专业人才不是缺,是奇缺。”施雄广直截了当,“我们现在所谓的‘人才’不过是流水线作业工,光会拧螺丝,不会做机器。”
“工业体系讲究每个环节都要有标准。我们的电影生产整体上依然是小作坊化、经验化。拍什么角度都要导演手把手教,沟通成本太大。” 施雄广原本从事智慧城市相关工作,因为在影视行业发现虚拟现实专业的应用场景才转了行。几年过去,他发现行业技术的进步更加暴露了人才的缺乏。
横店影视文化产业集聚区管理办公室综合部部长、财政金融部部长陈远京介绍说,横店已经充分意识到这个问题,要尽力为全国影视文化产业提供高端人才支撑。
记者了解到,除了现有的浙江横店影视职业学院,列入浙江省十三五时期高等学校设置规划的横店电影学院正在筹建中。“学校为本科制、中外合作办学,现已和上海戏剧学院完成签约,近1000亩土地也已落地,今后将在电影创意、电影制作、艺术设计、影视文化产业等方面培养高素质应用人才。”同时,横店的编剧村、制片人村、导演村“三村”项目也箭在弦上。
这座“吃尽”电视剧拍摄红利的小镇,也在进一步加速电影产业的未来布局。
【终端】影院
“今后最大的对手,是我们自己”
影院是链接消费端和生产端的枢纽,是整条电影产业链中的最后一环。全国公共文化场所停业、影片撤档……疫情究竟是“绊脚石”还是“试金石”?
上市公司横店影视的主营业务就是院线发行、电影放映等,截至2019年末,旗下拥有451家已开业影院,银幕2780块。古民居横店电影城是横店镇两家影院之一,共设有6个放映厅,846个座位,算是一个中型规模的影城。
记者3月29日走进影院时,大厅熄着灯,空空荡荡。“完全零收入,甚至要倒贴。”资金是摆在经理马金辉面前最直接的难题,“不管放不放电影,我们都要支付机器定时维护、员工工资、消杀开支、房租等费用。”
横店电影城是如今浙江各地电影院的一个缩影。浙江是电影消费大省。1月23日起,全省754家电影院停营至今。据估算,与去年同期相比,1月23日到4月30日的全省影院损失约为10亿元,涵盖票房、卖品、广告、固定资产投入等。
但各家影城没有坐以待毙,想方设法开启“止损”模式。“影院原本购置了大量食品准备春节期间销售。现在,我们把不易过期的零食以成本价消化,也呼吁员工做‘微商’在朋友圈卖。容易过期的爆米花原料和卖家协商退货。”马金辉说。
同时,横店影视3月起开始预售包含了许多优惠的看电影福利包。这显示出影院已经开始未雨绸缪。
政府也在协助影院过难关。浙江近日印发了《关于积极应对疫情推动文化企业平稳健康发展的意见》,提出“安排1000万元对因受疫情影响停业的电影院、线予以适当补贴”。同时,省人力社保厅等也联合下发通知,阶段性减免企业单位应缴纳的社会保险费。
补贴,只补得了一时。疫情过后,影院的恢复期多长?新片源何时有?观众何时愿意消费?有多少同行会就此退场?对于这些问题,就长远发展来看,受访中的业内人士仍然保持乐观:疫情撇掉了早年无序进场的资本,能熬过来的都有硬本事。
在影院从业者中,一个热门话题依然是春节档电影《囧妈》,它从院线大银幕突然转投网络免费放映。郝昕也指出,熬过来的影院在疫情后的自我升级革新是当务之急。“家里买个投影设备也能成为‘私人影院’。要想方设法让观众愿意进电影院才行。毕竟网上资源也很多。”他在认同网络不可取代影院具备的社交性和观影体验的同时,提醒技术给传统行业带来的挑战。
横店影视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张义兵同意这个观点:“线上播放的红利是短暂的。今后最大的对手,一定是影院自己。”
张义兵对影院的未来并不悲观,他觉得线上线下各有优势。到电影院来就是要观众体会到线上无法感受到的体验。2020年,横店影视仍计划加大对“横影巨幕”、杜比全景声、全激光放映设备等的投入,增加特色厅、主题厅、点播厅等的建设。
他认为,更重要的是,未来影院还应该要和观众建立深层次的联系,比如打通线上线下平台,对影院的场景重新定位,让影院不仅仅是大家坐在一起看完电影就走的地方。当然,这需要影院在设备投入之外想得更多,做得更多。
浙江省电影放映协会常务副秘书长叶锋同样相信,文化消费的向好趋势不会变。在此前提下,疫情后的电影产业或会有一场上下贯通的变革。他回想起2003年上半年,“非典”给影视行业一记重拳。下半年,国家连发3个新规定——电影的制作、发行和放映等环节,基本向社会开放;大大放宽中外合拍影片的限制;进一步放宽审查,降低拍摄立项的审批条件,同时下放了放映审查权限——为中国电影产业的开放和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政策支持。
春暖花开终有时。影视产业链上各个成员,若能携手共同跨过眼前这道坎,整个行业会焕发出新的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