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横店“道具大王”在追梦
【寻访手记】
改革开放40年,中国文化产业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大到强的蜕变。在这一过程中,伴随东阳横店影视城的声名鹊起,上世纪90年代末起,大量演艺人员、制作人员云集横店,推动了横店影视产业的发展。
“道具大王”朱冬青,已在横店从事了18年道具制作。在他工作室的抽屉里,锁着一本老旧的笔记本,封面写着“业务来往剧组”。《鸡毛飞上天》《潜伏》《战长沙》……密密麻麻的影视剧名称记了一页又一页。本子记录了朱冬青的事业,也记录了横店的发展。
1992年正月,朱冬青一行10人从东阳踏上南下路。那是朱冬青记忆里最艰难的一次出行。
火车站的人潮,带来朱冬青打工路上的第一次意外——他和朋友们走散了。耳边熙熙攘攘,大包小包挨着身子蹭过来。慌乱中,朱冬青没赶上第一趟去广东的车,只好坐了第二趟。
到达目的地广东肇庆市德庆县前,要在广州站下车转乘船。下了车,朱冬青突然发现,周围明明都是黄皮肤黑头发的中国人,自己却听不懂耳边的广东话。
不过,年轻人对陌生生活适应得快。朱冬青被老乡带进了德庆一家东阳人开的厂子工作。那时候的快乐简单得很:钱赚得多了,每次过年回家都能给家人捎去最时尚的礼物,长面子;早就过了读书的年纪,还学会了一口流利的广东话,也算是一门“外语”……
当时,打工仔朱冬青以为,这样已经算是过上了好日子。他还不知道,生活即将改变——在横店,一场变革此刻正在酝酿。
1996年,谢晋执导迎接香港回归献礼片《鸦片战争》的拍摄基地定在这里。2000年,身处国内多个影视基地的激烈竞争中,横店影视城决定执行“免场租政策”。此举几乎降低了影视制作成本的三分之一。随之而来,剧组接待数量暴涨,横店成为国内最大的影视拍摄基地,继而为影视旅游业铺了一条好路子。
机会总是留给有眼光的人。横店跳出框框,走出了可持续发展的新路。朱冬青又何尝不是。当家乡传来越来越多的好消息,朱冬青感觉到“是时候回去了”。
2000年夏天,朱冬青带着打工时认识的妻子,背上返乡的行囊。此时此刻,横店已经和过去大不一样。
“横店镇上现在可时髦啦,都在拍电影电视。要是喊你做道具,去不去?”刚回家,亲戚就急着上门介绍新活。为了谋生,也因为好奇,朱冬青毫不犹豫地选择拥抱机会。
根据古龙小说改编的电视剧《飞刀问情》,是他参加制作的第一部影视剧。2003年上映时,英俊小生焦恩俊饰演的“小李飞刀”李寻欢成了万千少女的梦。一同造梦的,还有朱冬青——他负责为假树绑上枝桠、花朵。一天工资40元,并不算高,甚至赶不上在广东的工资。
“做人和做事最重要的是:一不要怕吃亏,二不要怕吃苦。我那时不过是一个新人,就该‘交学费’学东西,不要计较那么多。”朱冬青决心把目光放长远。
不会就学,不懂就问。那段时间,剧组总会问“有人做泡沫雕刻吗?”朱冬青以前刻的是木头,现在刻的是泡沫,不熟练,他就少收点钱,边刻边学;剧组也经常喊“有人会写字画画吗?”朱冬青以前写字都不算好看,自从发现剧组普遍需要这样技术,他就勤学苦练写书法、画国画。每天晚上刷牙前,一手拿着牙杯,一手毛笔蘸水,一练就是个把小时。
功夫不负有心人。此后,两米高的石狮子,六米多高的牌楼、牌匾上的题字……无论道具组还是美术组,几乎没有什么事难得倒朱冬青。“疑难杂症找朱仔”这句话,在横店的影视圈内口口相传。
2007年,横店影视产业开始扬名国际。同年,朱冬青获得“朱仔道具工作室”个体户营业许可证,在原本只有粮油副食品小店的大智街,开了第一家道具店。
十年一晃而过,现在朱冬青已经是横店人熟悉的“道具大王”了。
“我这里有数万件抗战时期的武器装备,包括发报机、电台监听机、唱机等。老式照相机有40多台,电台也有20余部。”为了保证“真实”效果,北京潘家园、上海城隍庙、天津古玩城……朱冬青开始去往全国各地收购古董,至今花费达到数百万元。老家磐安还有人找上门,希望为他开一个小型博物馆。
有时根据剧组要求,朱冬青也会上手改造道具。比如,给发报台装上电池,灯会亮,天线会转,租费就能从一天50元涨到100元;给老式照相机装上灯泡,剧组租去“闪”一下,可以收35元。
目前,朱冬青已经与上千个剧组合作过,就连上海歌剧院、湖南卫视等外地单位都慕名而来。为了拓展业务,去年朱冬青和合伙人投资百万购买了跟拍车。车上装了最先进的车载摇臂拍摄系统——俄罗斯臂,能够满足多角度、高清晰的拍摄要求。
拉上旧木抽屉,朱冬青合上那本记录着剧组名字的册子。他知道,册子里的名单会变得越来越长,说不定还得再记一本。
问他:“现在过上好日子了吧?”
他说:“认真干活,日子自然就好过咯!